近日,中美綠色基金與湖南華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華曙高科”)簽署投資合作協議,這是中美綠色基金2021年度完成的第七個項目投資,在雙碳綠色發展的產業鏈上的布局日益加速。


  華曙高科成立于2009年,是一家工業級金屬和高分子3D打印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,公司的專家團隊在控制系統、電氣/機械工程、激光、光學、熱控制、材料開發和應用工程等方面都有著豐富的經驗。成立至今,華曙高科已經逐步建立了集3D打印設備、3D打印材料自主研發、生產、銷售以及3D打印應用技術支持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格局,為模具、醫療、汽車、科研、電器、消費品等行業提供創新及具有競爭力的3D打印解決方案,截至2021年底公司在全球客戶端裝機量突破600臺,是國際領先的3D打印企業。


  在全球知名市場研究公司CONTEXT今年發布的2021 Q1報告中顯示,全球工業級3D打印設備出貨量相比2020年第一季度增長了43%,而中國市場是這一強勁增長的重要力量。近兩年,中國3D打印市場在汽車、醫療、義齒、模具、加工服務等行業產業化應用的驅動下,加快了創新步伐。從成型尺寸、打印效率、打印質量、軟件系統、成本優化、安全生產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。


  傳統的等材、減材制造技術,面對汽車產品的新結構、新材料、新模式的廣泛應用,已經越來越表現出局限性。以3D打印為代表的增材制造能滿足產品的高精度、高性能、高可靠、高效率制造、將是未來制造技術的重要力量,將有效提升高端制造業的原材料利用率,減少工業廢物的產生。另外,3D打印可以使零件在保證其強度的前提下,大幅度減少材料的應用和減輕零件的重量,在交通等領域提升輕量化節能水平。


  3D打印可以實現零件按需打印,比起傳統的定制化生產,所需能源更少,存儲成本降低。密歇根理工大學的一項全生命周期研究發現,3D打印一件定制化零件所用的能源比傳統制造加運輸所用的能源少41-64%。另外,傳統的制造方法可能會造成大量能源和原材料的浪費,3D打印逐層精確地制作物品。因此,與一些傳統的制造方法(如CNC制造或注塑)相比,3D打印浪費的材料要減少70%到90%。


  在產品創新上,華曙完全自主研發了8激光超大型金屬3D打印系統、突破1000mm打印尺寸的金屬和高分子打印系統、打印效率全球領先的高分子光纖激光燒結系統Flight以及30多種高分子和金屬3D打印材料,以極具市場競爭力的解決方案促進3D打印與傳統制造業的協同與融合,加速制造業數字化轉型。華曙獨創具有革命性意義的連續增材制造解決方案(CAMS)和超速超精細Flight®技術,代表了增材制造超高生產效率和真實產業化應用。


  中美綠色基金董事長徐林表示,在中國的綠色轉型發展過程中,智能制造將扮演重要的作用。改變傳統制造工藝中高耗能、高耗材工藝,尋求高精度、低能耗、低損耗的綠色制造,將是未來重要的發展發向。作為一家以綠色投資為發展使命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,中美綠色基金將在布局3D打印領域后,將會以自己的ESG評估方法為準則,沿著產業鏈繼續擴大在綠色智能制造業的產業投資,以技術革新驅動工業碳減排。


  3D打印行業簡要介紹

  1、3D打印技術改變傳統制造生產模式

  與傳統制造技術(減材制造)相比,3D打印不需要事先制造模具,不必在制造過程中去除大量的材料,也不必通過復雜的鍛造工藝就可以得到最終產品,具有“去模具、減廢料、降庫存”的特點。在生產上可以優化結構、節約材料和節省能源,極大地提升了制造效率。該技術適用于新產品開發、快速單件及小批量零件制造、復雜形狀零件的制造、模具的設計與制造等,同時也適用于難加工材料的制造、外形設計檢查、裝配檢驗和快速反求工程。


  2、汽車、醫療有望成為3D打印應用藍海

  汽車工業:3D打印助力汽車輕量化

  3D 打印可以制造很多傳統工藝無法實現的復雜結構零件,例如點陣結構、一體化結構、異形拓撲優化結構等,這些復雜結構不僅降低零件的質量,還能發揮其他功能性的作用。


  精準醫療:3D打印使個性化醫療成為現實

  3D打印的價值也體現在精準醫療行業。目前已有大量臨床手術應用到3D打印模型、導板及個性化植入物。體內外實驗證實3D打印金屬基生物材料在實踐應用中的可行性,為推進個性化醫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。目前,3D打印金屬基生物材料主要用于口腔科、組織修復、骨科植入等的應用。